我不知道在大家的认知中,护理院是怎样一个机构,护理员的工作又是怎样一种性质。在刚到康福得护理院的初期,我也同大家一样认为这是一份既辛苦又不体面的工作,刚从医学院校毕业的我,带着对护理事业,护士工作的憧憬踏入了社会,但因为缺乏工作经验,我一直找不到合适的岗位,迫于生活的压力和对护理事业的热爱,我来到了这里,成为了一名护理员。起初我认为这就是一份类似于保姆的工作,主要就是负责照顾老人的生活起居,而护理院也是类似于养老院一样的机构。但在这些日子的学习工作中,我了解到认知上的错误,护理院并不是养老院,它是护理界新兴起的一颗养老与医疗相结合的明珠,为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带来温暖和光亮。
古人云:“三分治,七分养!”对于一个病人来说,好的护理就是一剂良药,而对于一个生活不能自理的重病老人来说,好的护理能帮助他减轻病痛所带来的折磨和生活质量上的提高,在生命旅途的最后一站,它能让老人带着尊严与爱离开。辞别虽然令人伤感,但在临行前的温暖又有谁可以给予。
天气乍暖的季节里,护理院迎来了一位特殊的老人。在我刚刚见到他的那一刻,我的心都在颤抖,他被疾病长期折磨瘦骨嶙峋的身体仿佛已经到了风烛残年但他的年龄却只有60岁,目光呆滞的坐在轮椅上,只要稍稍靠近他刺鼻的尿骚味就会迎面而来,他精神烦躁,口齿不清,嘴里呜啦,呜啦的不知要表达何意。从他亲人哪里,我了解到这位爷爷犯过多次脑梗,致使他左边肢体活动受限,基本无法走路,他有较为严重的老年痴呆症和Ⅱ型糖尿病,除了最亲的亲人和吃饭他什么也记不起来。
在刚开始照顾他的第一个星期里,我渐渐能听懂他要表达的意思,他每天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要吃黄瓜!”到了夜里他都无法入睡,每天夜里都来来回回躺下,坐起数十次,鞋子不穿,拿在手里或是放在床上,无论我们如何劝导都毫无作用,异常的烦躁。这样的日子必然十分辛苦,但这就是我们的工作,我们不会抱怨,我们知道这是爷爷的疾病在折磨他,看着他日渐消瘦的身体还有重重的黑眼圈,让他变得更加憔悴,我们都于心不忍,担心会将爷爷的身体累垮,我们每班都细心的护理和认真的观察,在和医生护士的多次沟通后,我们发现了问题的所在,只要控制好爷爷的血糖,白天让他尽量少睡觉,便可以慢慢的改善他的情况。我们还通过学习,了解糖尿病的专业饮食护理,请我们的营养师专门为他定制了无任何添加剂的杂粮米饭,杂粮馒头,燕麦牛奶,蔬菜。慢慢血糖从刚来的时候的爆表数值基本降到了正常,爷爷的症状也慢慢好好转,我觉得我们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在往日的生活护理中,我发现了爷爷的一个小举动,就是他每次说话都用手捂着嘴巴,我不清楚这是为什么?和其他阿姨沟通后我才明白,这是因为他有乙肝,怕传染给我们,我的心中一酸,爷爷现在的情况他还会时刻为别人着想,这又是一种怎样的品德呢!我和阿姨们每天都想着法子的逗他笑,和他说话开导他,告诉他不会传染给我们,取消了他的顾虑,现在他居然也会和我们开一两句玩笑了。我这才深深体会到带给老人开心和温暖并不只是放在嘴上的一句口号,它是我们做好心理护理的基础。
那日风和日丽,阳光明媚,我推着他去了楼顶的空中花园,陪他聊了很多,在给他按摩的时候发现,他左侧的肢体并不是完全瘫痪,在医学上他是可以通过锻炼站起来的,还了解到爷爷年轻的时候白手起家,是一个了不起的企业家。我告诉他:“他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好可以慢慢练习站立,以后就能慢慢的走路了。”在他眼里我看到了一瞬间的希望,转而他又担心起来:“我站不起来,我怕!”我鼓励他:“别怕,我相信你可以的,只要有信心,那么一定会成功的,你曾经创业那么辛苦都成功了,这个难关也一定会过去的。”在我的鼓励下,他紧紧的抓着我的手缓缓的站了起来,虽然只是短暂的几分钟,但他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也比以前有了更多的信心,通过一段时间的锻炼,现在爷爷已经能够走好长一段路了。
爷爷的步子越来越稳,目光也不再呆滞。我们一起下棋,一起说笑,看着窗外的夕阳,他告诉我在这里:“在这里,他很开心,很快乐。”我的眼角悄悄湿润,有一种幸福在我们心中在蔓延。